4006-01-9999
登录

华图事业单位官网

您当前位置: 事业单位 > 备考 > 每日一练 >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5.23)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5.23)

2024-05-23 09:51:45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yd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

立即领取
专属客服答疑
在线模考
事业单位公众号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事业单位发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5.23),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各地企微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一、单选题

1.下面诗句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岑参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杜甫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白居易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自“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A项错误。

B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自“诗囚”孟郊的《游子吟》。B项错误。

C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出自“诗仙”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C项错误。

2.下列关于历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朝代是隋朝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C.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

D.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主要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天演论》是英国赫胥黎原著,严复翻译的政论文。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下》,指的是人民最为重要,国家其次,诸君王为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中庸”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境界的: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该句选自晏殊的《蝶恋花》。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该句选自柳永的《蝶恋花》。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句选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可得知A项是第一种境界,B项是第二种境界,D项是第三种境界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C项: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意思是无奈地看着那花在风中飘荡、落在地上,燕子归来的样子也是似曾相识。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C项错误。

4.中国是瓷器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下列有关瓷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

B.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青花瓷,起源于汉朝

C.宋代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D.江西景德镇,别名“瓷都”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青花瓷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中国是瓷器故乡,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由瓷土作胎,表面施以玻璃质釉,经1200℃以上的高温烧瓷器制而成。A项表述正确,排除。

C项:宋代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C项表述正确,排除。

D项:景德镇市,别称“瓷都”,江西省地级市,景德镇市是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D项表述正确,排除。

5.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最早的是:

A.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B.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C.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D.天将化雨舒清晨,萌动生机待绿田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出自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意思是年终时候春回大地,冰霜渐渐减少,春天到来草木是最先知晓。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出自宋代徐铉的《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节日是春分,B项错误。

C项:“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C项错误。

D项:“天将化雨舒清晨,萌动生机待绿田”出自《七绝·雨水》,D项错误。

二、多选题

6.关于《诗经》,说法正确的是:

A.《诗经》中的《国风》,大多属于民歌类

B.《颂》一般都是用于庙堂的乐歌

C.《诗经》收集了西周至东汉时期的诗歌305篇

D.《周南》主要写周王朝末期的历史事实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项:《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A项符合题意。

B项:《颂》是《诗经》的组成部分。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B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C项:《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项排除。

D项:《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包括《关雎》等十一首诗,有东周作品,也有西周作品。《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其北限在黄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由于采集地域广阔,又不便各自为编,故统称“南”以示南国之诗。D项排除。

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天给人的印象总是寒冷与萧瑟。然而在古代文人的笔触间,一遇见条天,只让人觉得浪漫、温暖。从《诗经》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诗中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冬天里,晶莹剔透的雪花因为有了古人的精神意趣,而变得妖娆多姿,下列诗句描写冬天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梨花争相开放。塞外寒苦、被风一吹、大雪纷飞,描写的冬季。A项正确。

C项:“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描写的是冬季。C项正确。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B项:“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出自宋代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意思是既然已经相聚在一起就用不着急着分开,等到明日重阳节已过,菊花逐渐萎谢,连蝴蝶也要发愁了。描写的是秋季。B项错误。

D项:“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中的第二首,意思是秋高气爽,山明水净,夜里下了霜,满树的红叶中零星点缀些枯黄的叶子。描写的是秋季。D项错误。

8.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达不正确的有:

A.《雅》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B.《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C.辛弃疾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D.《西游记》和《水浒传》为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诗经》中的《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反映了上层社会,特别是贵族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A项错误。

C项:苏轼以写诗的笔力来创作词,扩大了词的写作内容和意境,使词从花前月下的情爱歌曲转变为无所不能涉及的文学形式,从而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中。C项错误。

D项:《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但《西游记》实际上是一部神魔小说,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三国演义》。D项错误。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屈原的《离骚》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而不是《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楚辞》的编撰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赋统一收入《楚辞》中,编为《离骚》《九歌》《章句》《九辩》等篇章,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B项排除。

三、判断题

9.柳宗元是我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动旳领导者,是我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旳文学作品旳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旳新阶段。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柳宗元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10.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其中户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命、考核、升降、调动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制。这一制度确立于隋朝,并在随后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沿用,直至清朝灭亡。其中,吏部负责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户部负责人口、财政、土地、赋税等相关事务。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三省指的是:

①中书省作为皇帝的中枢部门,负责起草诏书并传达皇帝的意志。

②门下省类似于现代的内阁或办公厅,负责审核通过中书省起草的诏书。

③尚书省负责执行通过门下省审核的诏书,以及管理其他六个部门(即六部)。

六部是指:

①吏部:负责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

②户部:负责人口、财政、土地、赋税等相关事务。

③礼部:负责礼仪、祭祀、教育、科举考试及对外交往。

④兵部:负责军事人才的选拔、训练和检阅军队。

⑤刑部:负责法律的审定、案件的复核以及监狱的管理。

⑥工部:负责公共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huatu.com/2024/0523/2753823.html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号

事业单位考试推荐
热点考试
招考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报名条件 报名入口
考试时间 缴费入口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报考指导
准考证 成绩查询 资格复审 面试公告 工资待遇
实用备考
每日直播 时政周播 领资料包 试题资料 备考指导
图书购买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更多>>>
(编辑:zhongpen)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5.22)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活动
联系方式
华图事业单位企微客服

事业单位微信

考情备考答疑
获得免费备考资料
华图事业单位官方微博二维码

事业单位微博号

关注微博号
领取更多备考福利

图书推荐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