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登录

华图事业单位官网

您当前位置: 事业单位 > 备考 > 每日一练 >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6.4)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6.4)

2024-06-04 09:08:37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yd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事业单位

立即领取
专属客服答疑
在线模考
事业单位公众号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事业单位发布: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6.4),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事业单位考试考情政策解读,点击领取备考资料,更多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关注(htshiyedanwei)公众号,欢迎加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交流群: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国各地企微群  参加刷题、模考、领取备考资料,考编路上不孤单!

一、单选题

1.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即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促进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

第二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题干中“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这是世界观,是对未来的相信;“采取了加强的措施”,这是方法论,是在世界观指导下的方法论,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 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

A.政治纪律

B.保密纪律

C.群众纪律

D.组织纪律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

第二步,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

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注重的是解决:

A.发展动力问题

B.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C.发展不平衡问题

D.可持续发展问题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

第二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4. 关于公文行文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得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

B.政府部门内设机构均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C.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

D.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上级机关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B项错误,当选。C项正确,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A项正确,排除。

D项: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六项规定,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D项正确,排除。

5. “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

A.和平统一

B.一个国家

C.两制并存

D.单一制国家结构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

第二步,2022年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即“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和平统一。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二、多选题

6. 下列生活场景能够体现水的表面张力的有:

A.小昆虫能够漂浮在湖面上

B.轮船也可以在水上行走而不被淹没

C.水下吐出的泡泡由下而上会由小变大

D.水银温度计掉到地上,小水珠会呈现圆形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A项:就像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有收缩的趋势。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A项当选。

D项: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层犹如紧绷的橡皮膜,有收缩趋势,从而使液体尽可能地缩小它的表面面积。我们知道,球形是一定体积下具有最小表面积的几何形体。因此,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滴总是力图保持球形,水银温度计掉到地上,小水珠会呈现圆形体现了表面张力。D项当选。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项:轮船也可以在水上行走而不被淹没是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与表面张力无关。B项排除。

C项:水对气泡有压力。离水面越深,压力越大,气泡当然也就越小。越接近水面,压力越小,水泡就变大了。与表面张力无关。C项排除

7. 太湖蓝藻是一种藻类生物,多发生在夏季,对环境影响很大。有科学家指出,作为重污染主要现象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有完全搞透,但研究特殊污染现象及其过程,就是要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干预,而不能听天由命。这启示我们要: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新的规律

B.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C.把握认识反复性,在实践中认识蓝藻形成机理

D.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答案】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C项: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一种认知活动的循环往复,不断更新、修正、升华认知过程,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学习和认知中,应当重视反复思考、归纳总结和深化理解,以促进认知的升华和进化。C项当选。

D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D项当选。

因此,选择CD选项。

【拓展】A项:创造出新的规律说法错误,规律应该尊重、顺应、利用。A项排除。

B项:“要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干预,而不能听天由命”未体现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B项排除。

8.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示威、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 ),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A.创造精神

B.劳动精神

C.奋斗精神

D.奉献精神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因此,选择ABCD选项。

三、判断题

9. 涉密公文根据涉密程度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概述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二项规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公文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等。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根据2010年版《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10.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体现的是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概述知识。

第二步,我国刑法的三个原则:

①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都必须依据刑法的明文规定,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认为是犯罪,也不进行处罚。

②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要求对于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等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③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和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要求是,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手机端链接:https://m.sydw.huatu.com/2024/0604/2756418.html

官方微信号

官方微博号

事业单位考试推荐
热点考试
招考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报名条件 报名入口
考试时间 缴费入口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报考指导
准考证 成绩查询 资格复审 面试公告 工资待遇
实用备考
每日直播 时政周播 领资料包 试题资料 备考指导
图书购买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更多>>>
(编辑:zhongpen)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6.3)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活动
联系方式
华图事业单位企微客服

事业单位微信

考情备考答疑
获得免费备考资料
华图事业单位官方微博二维码

事业单位微博号

关注微博号
领取更多备考福利

图书推荐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事业单位